不知道有多少骨灰级网友还记得“父母皆祸害”这个豆瓣小组?
2008年,有网友在豆瓣成立了“父母皆祸害”的小组,很快就吸纳了大量组员。在小组“辉煌”时期,曾有12万人之多。
当时,该组成员多以70后、80后为主,大家聚集在一起,抱团吐槽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图片来源于网络
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网友表达对自己父母的不满,这确实是他们的真实心声,如果父母能够理性、积极地对待这些声音,有助于督促父母改正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。
但后来,小组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纯粹的抱怨和发泄,成为了负面情绪的传染源,容易误导青少年、儿童。再加上小组名起得过于极端,将所有父母都称为“祸害”,豆瓣平台逐渐意识到这个小组的存在会弊大于利,便封禁了这个网络小组。
此外,国内一些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如武志红等,他们也曾公开认同“父母皆祸害”的观点。他们对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、控诉,甚至歪曲理解,而不着眼于高效解决这个问题,容易导致部分亲子关系不良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更加恶劣。
很多青少年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,确实遭受过大量来自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。他们内心压抑、痛苦。可即便如此,这样的父母就真的是“祸害”吗,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?我们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,活出自己的价值?
结合我们对大量青少年的心理干预经验,以及我们对于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的突破性发现,尤其是对青少年心理活动及成人成才背后规律的深入了解,我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,抛砖引玉。
01、很多青少年怨恨父母,背后的原因可以理解
2020年10月,北京市教委公布过一组数据,在一项针对3000多名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中,有一个选项是:“你对父母的态度”?结果出乎大众意料。
56.28%的学生选择了“极度反感,痛恨父母”,只有不到5%的孩子选择了“喜欢自己的父母”。
可见,如今很多青少年并不喜欢自己的父母,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反感。如果“父母皆祸害”的小组成立的时间并非2008年,而是今天,那我相信在现在这个“数字星球”时代,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,这个小组的组员数量会更加壮大,影响力和传播力更广。
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儿女应该是敬爱父母的,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青少年痛恨自己的父母,甚至认为“父母皆祸害”?
这是因为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巨变,仍然使用过去较简单、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待孩子,没有意识掌握更科学的教育方式,进而对孩子造成了很多心理伤害。
比如有些父母总是贬低、辱骂孩子,长期对孩子语言暴力,没有意识尊重和理解孩子。甚至有些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,这些父母还要强行干涉孩子的婚姻、工作等。
有些青少年忍无可忍,与父母发生剧烈冲突,开始反抗父母,但父母还是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,认为孩子不听话、青春期叛逆,反而继续向孩子施压。亲子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,部分孩子甚至出现了抑郁症、双相障碍、游戏成瘾等精神心理问题。
有的父母甚至为了要一个“听话”的孩子,或者自认为是为了“拯救”孩子,愚昧而盲目地把孩子送到所谓的矫正教育机构、戒瘾机构,比如曾经引发巨大舆论的杨永信的网戒中心,或者豫章书院等不规范机构,希望“改造”孩子。
结果,父母因为不尊重孩子的意愿,而且这些机构采取了暴力、甚至接近于酷刑的惩戒方式,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。孩子表面上是“听话”了,但其实心身都受到了重创,甚至患上了更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,他们对父母更加恨之入骨。
虽然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和豫章书院已经被关停了,但只要仍有这样愚昧无知的父母,就仍有“社会需求”,这样的机构就仍然存在,仍有源源不断的孩子被父母送到这类机构。我们之前就分析过一起类似的事件。
还有一些父母更加极端,当孩子表现得暴怒、严重“不听话”时,他们甚至会认为孩子得了“精神病”,把孩子扭送到精神病院。
我曾接触过国内著名公益律师黄雪涛,她代理了多起“被精神病”诉讼案件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邹宜均案。
2006年10月,广东27岁女子邹宜均被母亲雇人强行送到精神病院,被诊断为“双相情感障碍”。邹宜均认为自己被绑架了,3个月后出院宣布出家为尼,和家人脱离关系,并将医院以及亲人告上法庭。
当然,邹宜均是比较特殊的例子。现实中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这么极端,但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孩子,总是批评和贬低孩子,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许多青少年不再困在“信息茧房”里,不再将父母和老师视为天然的权威,他们从小就学会了通过互联网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。他们很容易在网络上了解当下社会提倡的家庭教育方式——父母应尊重、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需求,更平等地与孩子相处。
这些青少年也很容易了解到“别人家的父母”,那些“别人家的父母”懂得充分尊重孩子,有意识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,哪怕孩子犯错了,他们也懂得用更科学、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处理,能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充当“指引者”的角色,引导孩子成人成才。
所以很自然地,这些青少年的内心是“羡慕嫉妒恨”的。他们会觉得,为什么“别人家的父母”那么好,但我的父母却总是伤害我?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在对比之下,他们更加失望、失落、痛苦、怨恨。
所以,虽然现在“父母皆祸害”豆瓣小组被封禁了,但其实大量青少年仍然会在网上抱团吐槽,互相倾诉、控诉自己的父母。
在一定程度上,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他们释放掉部分负性情绪,得到理解和共鸣,但也很容易不断激活、强化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,导致他们对父母的愤怒有增无减,更加痛苦,甚至跟父母反目成仇,在生活中断绝了亲子关系。
对于这些青少年,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们不孝、“白眼狼”、大逆不道、“父母养你到这么大,还怨恨父母”,而要看到他们确实遭受过父母带来的巨大心理伤害。
02、为了我们自己,要理性看待原生家庭的伤害
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部分孩子对父母的怨恨,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,我并不赞成青少年完全把自己当成受害者,一直陷于愤怒和怨恨中,因为这最终受到负面影响的还是自己。
为了我们能恢复更多的理性,情绪恢复平静,有更多的精力和专注力去提升自己,达到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,我们其实很有必要理性地看到父母对我们造成的伤害,把自己当做“幸存者”。
虽然很多父母都爱说“我们都是为了你好”,这句话让很多青少年极度厌烦。但从客观上说,绝大部分情况下,父母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。
他们自以为自己的决定和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,他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他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,认为打是疼、骂是爱,父母逼迫孩子做一些“对的事”是必须的,甚至把这视为当父母的责任。在他们的认知层次中,他们难以理解,怎么这些老祖宗一代传一代的教育方式,就对现在的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了?
而且,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说,这些父母也是“受害者”。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遭受了很多来自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,他们也受其成长时代的局限,所以认知层次受到了限制。这也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。
所以,严格来说,如果想追究这些父母的责任,那就还要追究他们各自父母的责任和他们父母所处的时代,然后各自的父母还要追究上一代的责任,这样一代代地往上追究,最后都得追究到猴子身上去了。这种追究的意义并不大。很大程度上,每个时代社会上大部分父母的教育方式,其实是时代的产物。
而且,“父母皆祸害”这种说法明显受传统精神分析流派的影响。精神分析非常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,部分精神分析师为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时,很容易将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的根源都归咎于父母。
有一位青少年在接受我们心理干预之前,曾做了长达3年的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。当时那位精神分析师告诉他,他的情绪问题主要是他6岁之前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所导致的。这位青少年及父母都非常不认同,其情绪问题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。
青少年的情绪问题确实往往与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有关,但后者并不是唯一的因素,这个问题还与校园、社会、网络等方面有关。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停留在外显记忆层面,无法找到青少年情绪问题背后真正的根源事件,而且其理论基础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根本性的冲突,所以其解读容易有失偏颇。
所以,我们认为青少年不适合接受精神分析,很容易恶化与父母的亲子关系。
而且,“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”这句广为流传的话,其实也不完全准确,它过分夸大了原生家庭对人生的影响,甚至带有宿命难改的意味。
还有很多人常说的俗话,“三岁看大、七岁看老”,这句话也有很大的局限性,后续我们也会深入解读这句话。
希望曾受到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青少年不要抱怨“父母皆祸害”,不要任由自己的情绪和精力困在不良的,甚至可以说是有毒的家庭关系里面,导致错失了自我成长、努力奋斗的最佳时机。
如果我们因此最终一生都碌碌无为,最后最吃亏的、最要为此负责任的不是我们的父母,而是我们自己啊!
所谓理想的父母、“别人家的父母”,在现实生活中的比例其实是很低的。有些父母虽然成年了,但他们的心理年龄还非常小,甚至还不如孩子成熟,这样的父母很难引导孩子成人成才。
我们要学会降低对父母的期望值,父母把我们生下来,把我们养大,提供了生命本身的可能性,就可以了。至于其它的,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作出自己的选择,照样可以谱写出精彩的一生。
这里也不是呼吁青少年都要原谅父母,原不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,尤其是父母,这是每个人的个人权利。
当我们通过努力获得一定成就,实现经济独立、人格独立的时候,我们可以真正从不良的家庭关系中走出来,我们完全有权力选择如何与父母相处。如果选择与原生家庭和父母切割关系,只履行法律上的义务,这也是一种选择。
有些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,重新回头看父母的经历,也会觉得父母是“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”,认为他们一生都没有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。他们甚至不再恨父母了,取而代之的是替父母感到可悲,并庆幸自己没有活成父母那个样子,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。
无论如何,希望青少年们勇于撕掉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,不要放弃重新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,不要忘记可以化压力为动力,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。即使按照某些宿命论的说法,“命”是天已注定的,但“运”是可以自己把握的!如果对“了凡四训”有所了解,了解袁了凡的人生经历,就会明白“命”和“运”的联系与区别。
当我们没有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而耽误自己的这一生,反而迎难而上、孤勇奋斗,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,甚至找到并实现了此生的意义,这是最值得骄傲与庆幸的事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时代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